黄梅挑花不仅在黄梅县广为流传,而且在国内外享有盛名,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,在首届中国艺术节上展出时,被美学家王朝闻称为“无声的叙事诗”、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。黄梅挑花曾获“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”金奖、波兰“社会主义国家民间工艺美术展览”奖、“首届全国轻工博览会”银奖、“ 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”金奖等多项荣誉,并用来装饰人民大会堂湖北厅。2006年“黄梅挑花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黄梅挑花,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一种具有极强装饰性的刺绣工艺,相传起源于唐宋时期,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。黄梅挑花重在挑,起于乡土,源于民间,讲究构图饱满,用色鲜明,自唐宋传承至今,历久弥新。选料,清清白白、质朴厚实;构图,方方正正、不偏不倚;穿线,千丝万缕、繁而不乱;挑针,经纬交织、遵规守矩;修整,去芜存菁、精妙绝伦;成品,青莲徐开、蝴蝶自来;传承,传递文化、传承清廉。人生如挑花,一针一线守初心,一丝一缕绣清廉。
黄梅挑花诞生于处于吴楚文化交界地带的湖北省黄梅县,距今至少有五百多年的发展历史,当地有俗语云:“湖北有女皆挑花”。黄梅挑花的图案中,龙凤数量较多,狮和虎的内容也不少。原因有两点,其一,黄梅地处吴头楚尾,受楚文化浸润最深,在楚人东进之前,土居在黄梅的越人奉龙为图腾,魏晋南北朝时期,巴人大量出峒,其中的一支落户在距离黄梅不远的上巴河、下巴河等地,被称为“五水蛮”,白虎是他们所供奉的图腾;其二,在鄂东民俗中,人们常用“龙精虎猛”、“虎虎生威”来形容青壮年男子,也常用凤凰来比喻妇女。黄梅民间还常常以菩萨、神仙及其法器作为黄梅挑花的构成元素,以达到祛邪避祸、护佑人生的目的。
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、十字桃花,广泛流传湖北省黄梅县的传统民问艺术。起源于唐宋,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。这种工艺不同于刺绣,刺绣重刺、桃花重挑,它以元青布作底,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交义的网格上,形成色泽绚丽、立体达的图案,长期以来,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禁研细作,这门工艺日臻完善,以明快的色彩组合、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。黄梅桃花属挑、补、绣这一民间刺绣的范畴,是在湖北省黄梅县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工艺,其内容丰富,高种繁多,图案精美,色彩富丽,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。
植根于楚文化背景下发展的黄梅挑花,其色彩搭配中彰显了楚文化的艺术特征,色彩绚丽,有着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,生动活泼,极具视觉美感和装饰效果。
黄梅挑花是在通过经纬纺织形成的大布上用手工进行挑花,图案纹样的色彩近看呈马赛克远观具有色彩空混的视觉效果,重在写意和传神。从整体看来,黄梅挑花在配色上的特点与其同处荆楚地区的姊妹艺术(如汉绣、阳新布贴等)有地缘上的相似性。
黄梅桃花有素挑、彩挑之分,两者给人的色彩感受不尽相同。黄梅挑花往往以净色面为底,其中藏蓝色、黑色、白色、红色的底料使用较多。
素挑,又称单色挑,是用同一色线挑绣图案,彩挑则以白色线挑制主题骨架部分,局部则采用五彩色线(有人称七彩色线,今多用苏州的丝线)进行挑绣。其中,素挑的挑花配色凝重、古朴,具有一种拙朴美,一种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的静默美。
彩挑的挑花浪漫、绚烂,相对色彩亮丽丰富一些,蓝黑底布红色图案是较为主要的色彩构成,宛若楚人漆器,给人深刻的印象。
黄梅挑花属挑、补、绣这一民间手工艺的范畴。刺绣重刺,挑花重挑,“挑花如补片,绣花难配线”,是说挑花的工艺特色多以飞针走线为主,是实实在在的针线活。
黄梅挑花多以白色棉线作为纹线骨架,借助线迹的交叉形成图案。挑花在针法上以十字针法为主,常配以直针、牵针等。
十字针是指按土布经纬线组成纱眼(方格一般3根纱或4根纱为一针)挑成十字针。直线针是用十字针法挑成主图案后尖端依花纹需要在横、直、斜三个方向加挑直线针以取得特殊效果。
牵针是在土布上按纬线、经线、斜线、曲线等方向前行下针,彩线绕针一周,边进针边绕结,通过连绵不断地花纹达到满意的效果。
就十字针而言,通过十字交叉针法的交叉形成图案,针脚为“×”字形的称十字绣,针脚为“—”字形的称平线绣。
习惯上人们认为市面上见到的十字绣是舶来品,殊不知它只是挑花的一种针法而已。
此外,传统的黄梅挑花正面呈“×”形,背面线迹工整,呈“—”字形,绝无“×”形线迹。不仅如此,据挑花艺人胡德稳介绍,一个图案纹样的首尾只有一个线结,起针的地方和图案完成后完针的地方在同一个位置,挑花中间如果接线则需要把线加捻进入形成一根完整的线,不能把线头露在布面上,这一点在传统黄梅挑花针法里是严格讲究的。
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,黄梅挑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。一方面,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人才短缺、市场需求变化等问题;另一方面,现代科技和创新思维为黄梅挑花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。因此,如何在传承中创新,在创新中传承,成为了黄梅挑花未来发展的关键。黄梅挑花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,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,更展现着黄梅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。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,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。同时,也要鼓励创新和发展,让黄梅挑花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
让我们共同期待,黄梅挑花在未来的日子里,能够继续绽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